欢迎访问江门诗歌网

李白墓前提诗是什么意思

频道:唐诗日期:浏览:4

李白墓前提诗,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游览其好友杜甫墓时所作的一首诗,这首诗名为《题杜甫墓》,全文如下:

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

这首诗表面上看似是李白对杜甫的思念之情,实则蕴含了更深层次的意义。

“君问归期未有期”一句,表达了李白对杜甫去世的悲痛和无奈,这里的“君”指的是杜甫,李白以这样的称呼,显示出对杜甫的尊敬和亲近,而“归期未有期”则暗示了杜甫已逝,李白无法再与他相见,归期成为了一种遥不可及的愿望。

“巴山夜雨涨秋池”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景象,巴山指的是四川的巴蜀之地,夜雨则增添了一种萧瑟的氛围,秋池的涨水,既是对杜甫生前生活环境的描绘,也象征着李白内心的悲伤和无奈。

最后两句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”,表达了李白对与杜甫重逢的渴望,西窗烛是古代文人雅士夜晚读书、吟诗的象征,这里代表了李白和杜甫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,而“却话巴山夜雨时”则是对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,同时也是对未来的憧憬。

李白墓前提诗《题杜甫墓》不仅是对好友的深切怀念,更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,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,展现了李白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