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江门诗歌网

望夜宿山寺这首诗的意思

频道:诗句日期:浏览:2

《望夜宿山寺》这首诗,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之手,是一首描写夜晚在山寺中住宿的诗篇,诗中通过对山寺夜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宁静、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之情,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读:

诗的全文如下:

望夜宿山寺杜甫

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泊船,客行虽云乐,不如宿山寺。

山寺钟鸣昼已昏,渔梁渡头争渡喧。人随沙岸向江村,余亦乘舟归鹿门。

鹿门月照开烟树,忽到庞公栖隐处。岩扉松径长寂寥,惟有幽人自来去。

这首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:

第一部分(前四句):“牛渚西江夜泊船,客行虽云乐,不如宿山寺,山寺钟鸣昼已昏,渔梁渡头争渡喧。”诗人首先描绘了自己在牛渚西江夜泊的情景,虽然旅途中的客行看似快乐,但他认为与在山寺中住宿相比,还是后者更胜一筹,诗人通过对比山寺钟声的宁静与渔梁渡头的喧嚣,进一步强调了山寺的宁静与超然。

第二部分(中间四句):“人随沙岸向江村,余亦乘舟归鹿门,鹿门月照开烟树,忽到庞公栖隐处。”诗人描述了人们在沙岸上向江村行走的景象,而他自己则选择乘舟返回鹿门,在鹿门,月光照耀着烟雾缭绕的树木,诗人仿佛瞬间来到了庞公隐居的地方,这里的庞公,指的是东汉隐士庞德公,诗人以此比喻自己向往的隐居生活。

第三部分(最后四句):“岩扉松径长寂寥,惟有幽人自来去。”诗人描绘了山寺中岩扉和松径的景象,这里的环境非常幽静,只有隐居的幽人自由来去,这里的“幽人”,既指山寺中的僧人,也象征着诗人自己向往的隐逸生活。

《望夜宿山寺》这首诗通过对山寺夜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宁静、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,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,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