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江门诗歌网

望月唐杜甫这首诗什么意思

频道:语句日期:浏览:1

望月唐杜甫这首诗什么意思

《望月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,全诗如下:

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
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秋夜的景象,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,下面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的含义。

首句“戍鼓断人行”,描绘了边塞上戍楼上的鼓声,这种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响亮,以至于它仿佛能阻断人们的行走,这里的“戍鼓”指的是边塞上守卫用的鼓声,而“断人行”则暗示了边塞的荒凉与戒备森严。

次句“边秋一雁声”,在边塞的秋天,一只孤雁的鸣叫显得格外凄凉,这里的“边秋”强调了时间的特殊性,而“一雁声”则通过孤雁的形象,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孤寂。

第三句“露从今夜白”,指的是从今夜开始,露水变得清澈明亮,这里的“露”不仅指自然界的露水,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澈与明净,诗人通过这个意象,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纯净思念。

最后一句“月是故乡明”,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诗人仰望天空中的明月,感叹它比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,这里的“月”既是自然界的月亮,也是诗人思念的象征,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,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对现实环境的无奈。

《望月》这首诗通过边塞秋夜的景象,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,诗中既有对边塞孤寂的描绘,也有对故乡明亮的月亮的向往,充满了浓郁的乡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