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江门诗歌网

王昌龄写的出塞的诗的意思

频道:诗词日期:浏览:1

王昌龄的《出塞》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和深沉感慨的边塞诗,其意蕴深远,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,下面,我们就来解读这首诗的内涵。

《出塞》全文如下:

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
诗的开头“秦时明月汉时关”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,这里的“秦时明月”和“汉时关”分别代表了秦汉两个朝代,象征着历史的悠久和边塞的辽阔,明月高悬,关隘险要,勾勒出一幅边塞风光的壮丽图景。

“万里长征人未还”表达了诗人对远征将士的深切思念,这里的“万里长征”指的是古代边塞战争中的长途跋涉,而“人未还”则透露出将士们生死未卜、久戍不归的悲壮情怀。

诗的第三句“但使龙城飞将在”中的“龙城飞将”指的是汉代名将李广,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,以勇猛善战著称,诗人通过这一典故,表达了对英勇将领的敬仰和期盼,希望有像李广这样的将领能够镇守边疆,保卫国家。

最后一句“不教胡马度阴山”则是诗人的豪情壮志,这里的“胡马”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战马,而“阴山”则是古代边塞的代名词,诗人希望有英勇的将领能够阻止胡马南侵,保卫国家安全,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。

王昌龄的《出塞》通过对边塞风光、历史典故和英勇将领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、对边塞将士的敬仰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,这首诗以其豪迈的气势、深沉的感慨和丰富的内涵,成为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。